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

禪定不是一般的靜坐

文/阿寶JH Wei 於台北

圖:禪定與一般的靜坐不同,真正的禪定,才能見證靈性世界的永恆。

昨日在一個觀音畫展遇到一位熟讀禪宗經典的賢者,言談中知道與我學禪的價值觀不同。一般人對於靜坐的印象,就是靜靜地坐在那邊;達摩祖師「磨瓦成鏡」的故事,讓人誤以為打坐不是學佛重點。其實,禪定與一般的靜坐不同,相應是禪定的基礎,也是超越時空的鑰匙。師承是學到禪定精髓的重要因素,因為如果沒有禪定經驗的上師,自己學打坐只會容易流於表面上的靜心罷了。而真正的禪定,才能見證靈性世界的永恆。

#歡迎加入Line生活圈 https://goo.gl/Bscqzn
#臉書粉絲團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wey/
#IG專頁嘗鮮中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babywey2018/



禪定與靜坐的差異在沐浴光明的程度


阿寶學禪廿多年來,發現禪定中沐浴光明的程度,跟自己的清淨度有關,而清淨度一方面是要夠專注,一方面要夠寧靜。專注可以幫助屏除雜念,但是過於緊繃是感受不到光明的;寧靜則是幫助自己放鬆與放下意識,過於浮躁也很難相應到內在光明的頻率。好幾次禪定的經驗是,妄念歸零後,自己便沉靜在一片光海當中。

清淨度與光明度的相關也同時證實一件事情,就是打坐絕對不是坐著發呆、打瞌睡,也不是靜靜地坐著想事情。

也是因為禪定與靜坐不同,禪修的師承非常重要,如果上師沒有真正禪定的經驗,要教授深入的禪定技巧是很難的。這跟爬山需要嚮導一樣,沒有登頂山岳過的經驗,是無法帶別人爬上高山。

相應是禪定的基礎 超越時空的鑰匙


以前我也不懂,禪定為何可以超越地球的時空,後來我在學禪的經驗中漸漸得發現,禪定的基礎是專注的相應,不是用大腦來想像,因人的邏輯思維常是在時間與空間的規則下理解與運作,因此在一般人的概念下無法窺探靈性的世界的原貌。舉個例子來說,以前有個朋友問一個問題,「行無相佈施若是為了成就菩薩,不也是為了自己嗎?」這便是用大腦想像出來的佈施。

也因此,阿寶在學習禪定之後,對於佛經、聖經、可蘭經等等不同宗教的經典變得更容易理解了,因為更容易抽離人的思維來相應其精神,我也更容易與不同信仰的朋友在心靈的收穫上心得交流。沒有深入禪定的不立文字,大一統的心靈世界會變成大腦想像出來的「頑通」,常常會有不切合實際的矛盾;而禪定後的不立文字,才是相應見證而來的智慧。

而如果有一位證道的上師,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禪定深入過程中的摸索,而這樣的上師絕對在禪定上面有深入的實證,不是讀過多少經典即可。

讀經與禪定孰輕孰重?!


若講到讀經與禪定哪個重要?那要看讀經與禪定的狀態而定。一般人將達摩祖師「磨瓦成鏡」的故事,指為禪定無法成佛,是不了解禪定與靜坐是不同之故。

沒有證道的上師引導或沒有自己禪定的經驗下來讀經,只能是隔鞋搔癢或紙上談兵,要不是無法找到關鍵,就是無法切中要點。經典所引導我們認識的,是靈性的永恆世界,唯有真正的禪定,才可以從靈性光明世界中去見證其中的真理。

而一般人讀經讀到最後,變成把經典當學問在研究,所以很難真正的認識靈性的世界是什麼。因此,如果看懂經典比喻是學會看地圖,那禪定便是真正的走在目的地的道路上,所以看經典而不禪定是無法實證靈性世界的永恆。

(圖片來源:https://pixabay.com/

沒有留言: